德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暨湘潭大学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系列——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来我校讲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3浏览次数:

202369日,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汕头大学讲席教授、汉学家、翻译家、作家顾彬(Wolfgang Kubin)应邀到访湘潭大学并为师生们开展系列讲座。讲座以《寄生虫——为什么译者比作者重要》和《翻译、语言、哲学》为题分两次进行。

在《寄生虫——为什么译者比作者重要》讲座中,顾彬教授认为,翻译行为常常被大多数人所轻视,他们把译者视为寄生虫。针对这种现象和观点顾彬教授指出,没有译者就没有作者,译者创造了文本意义。译者不是寄生虫,他们和作者一起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学。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都不会像鹦鹉一样完全模仿,相反译者创造了一个陌生的等值。对于“神圣的作品”这一观点,顾彬教授认为,作者总是在修改自己的作品,所以并不存在什么神圣的作品。相反,译者可以决定要发表哪种文本。如果作者想要获得成功的话,那么他应该听取译者的建议。

顾彬教授还谈及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译者要保持对母语的忠诚。从德国当代哲学来看,语言是我们作为人的存在,破坏语言就是破坏我们即人的存在。其次,译者应该存在于舞台上,起到代表性的作用。应该让读者知道译者在做些什么,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是在表演。最后顾彬教授认为,译者把其词汇、时间、力量都输送给了作者。他们成就了作者。译者不是寄生虫,译者还是译者自己。

在《翻译、语言、哲学》讲座中,顾彬教授围绕翻译、语言、哲学三个关键词展开。首先,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历史,语言之间的差异意味着译者不可能进行一比一的完美的翻译。在他看来,翻译、语言和文本都具有开放性。

顾彬教授引用了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观点:“⼀个文人的真正的意义是不存在的,⼀个作者的权力也是不存在的”。因此一部作品的“完成”必须要借助翻译。译者是语言的大师,译者比作者更重要。我们应该重视翻译,给译者更多可能。在进行翻译时,译者不能做字典词典的奴隶。因为翻译不仅仅是翻译词语,更重要的是翻译作品的思想;词典也不可能穷尽字词的含义,翻译时还是要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把握。

最后,顾彬教授以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洪堡语言哲学以及伽达默尔阐释学等相关思想为理论支撑阐述了翻译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一部作品的意义不可能被译者完整地翻译出来。

在两次讲座中顾彬教授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在翻译北岛诗集,雪谟小说以及其他作品时的心得,并对老师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顾彬教授的讲座对于我们如何理解翻译以及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翻译实践活动都极具启发意义。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