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许钧教授来我院讲学

来源:外语学院 发布时间:2009-06-08浏览次数:

6月6日上午10点,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京大学8797威尼斯老品牌翻译学、法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应我院邀请,在外语楼105教室作了一场题为“文学文化与翻译”的学术讲座。参加讲座的有8797威尼斯老品牌院长文卫平教授、副院长胡强教授、部分教师、我院08级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此次学术讲座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院长文卫平教授主持。

我国古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巧妙地运用了形容词动词化,但这在法语中却行不通,因为法语中的形容词通过简单的形式就能变成动词。讲座之初,许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陈教授提出对“翻译”这个词的理解:首先,以翻译主体来看,主体不同,结果也不同。并以《小王子》的不同译本为例,指出不同的译本在读者群的反映不同。不同的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不同,行文表现力不同,它可以把很多读者拒之门外,也可以把很多读者引进文学的殿堂;其次,翻译是一个过程,翻译不仅仅表示主体,还表示动作,它是不断发展、扩展的过程,即原作在另一语境中的重生;再次,翻译也是结果。每个时期的译本都会呈现它的状况。进而,许教授又追本溯源,他认为翻译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他认为翻译可以分为三类:一:符际翻译,即不同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是数据符号,也可以是肢体符号;二:语际翻译,即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许教授指出文化不能单一化,否则会导致优秀文化的缺失。文化多元化必须建立在语言多元化的基础之上。翻译的准则可以等同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因为语言是有疆界的,不能侵略,可以丰富,有了平等才有互利,才能和平共处;三:语内翻译,即对文化要敏感,要理解。然后,许教授着重强调了翻译是无所不在的;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本方式;是时间的延续;是生命的新生,是生命的再生;是生命的延续。在讲座的最后阶段,许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文学文化与翻译方面的问题。

许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充满激情,知识容量大,富有内涵。透过许教授深入浅出的语言,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对文学文化与翻译的符号性和历史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许教授这场机智幽默的讲座,大家看到了在许教授的激情四溢的讲座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冷静而理性的思考。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通知公告